袁晓江:“十四五”时期突出深圳国际化城市的特色

发布时间:2021-04-15

  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较为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化带来了人类的繁荣,城市成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消费等中心,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由城市创造。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城市的塑造,出现了纽约、东京、巴黎、伦敦等世界著名城市,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城市,如:经济型中国香港、新加坡,政治型如华盛顿、日内瓦,文化型维也纳,教育型剑桥、牛津,宗教型梵蒂冈,游乐型夏威夷,博彩型如澳门、拉斯维加斯等等。

  深圳1979年建市、1980年建特区,尽管历史不长,但深圳一直把“国际化”作为奋斗目标。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即提出建设“外向型经济特区”,第一次党代会提出“外向型、多功能国际性城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花园式国际化城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发展的国际化城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国际化先进城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深圳与世界著名城市比较,有自己的优势,短板也很明显;如历史较短,文化沉淀不够厚;工业化起步晚,产业高端化不够;城市的特点不够鲜明,淹没在众多的城市中间等等。在“十四五”时期如何建设国际化城市并提升其影响力,应突出以下特点:

  第一,突出改革开放特点。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最有特色和成就的经济特区。邓小平同志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江泽民同志训:“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与生动反映。”胡锦涛同志说:“深圳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习近平同志说:“深圳是我们国家最早实施改革开放的城市,也是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深圳的发展是中国改革一个代表作,是中国奇迹,也是一个世界奇迹。”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改革开放和敢闯敢干,是深圳独特的标志,应进一步突出、继承和发展,形成也国内外城市有明显区别的品牌。

  第二,突出创新特点。深圳在改革开放风生水起的时候,即开始向创新转变。提出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是深圳发展永恒动力。把 创新上升为法律层次,制定全国首部改革创新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规定创新是政府的主要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创新已成为深圳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成为区别其他城市的明显标志。

  第三,突出产业特点。深圳曾经是“世界工厂”,现已成功转型,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市GDP的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四大支柱产业50% ,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高新技术产业90%。深圳的工业总产值全国城市第一,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1/6 。产业是一个城市的基础,世界第一方阵的纽约、东京、巴黎、伦敦,无一不是产业特别发达。深圳要突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制造业,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通过发达的产业进入世界一流城市。

  第四,突出滨海特点。深圳的兴起,与海有直接关系。深圳地处南海,从地理位置看,是中国大陆与中国大海的中心,是中国内地走向世界的桥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要求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海洋大学、国家深海科考中心、国际海洋开发银行等。目前世界中心都沿海,或邻近海,如美国的三大城市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深圳要利用得天独厚的海洋条件,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优势,利用国家赋予的政策,建成为滨海特色的城市。

  第五,突出移民文化特点。深圳从建立经济特区时的30万人口,到现在的2000多万人口,仅用了40年,是世界上移民速度最快、移民人口最多、移民比率最高的城市之一。移民的特点和优势成就了深圳,如多元文化的交织、敢闯敢干的精神、包容开放的心态等等。世界许多著名城市都是移民城市,深圳应充分利用这方面的优势,突出移民文化特点,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成为独特的城市标志。

  作者:袁晓江,深圳市先行示范区专家、深圳市委党校校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