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支持青年科学家发展的经验启示

发布时间:2021-03-30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值此之际,全球正经历着第二次人才大转移,深圳处于拥抱世界人才的最佳战略窗口期。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高度重视青年科学家培养,在全球人才引进、专项科研资助、人才评价激励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促进青年科学家发展政策,值得学习借鉴。

  (一)开展全球高端人才引进,“按需引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和人力部在全球人才资源丰富的9个区域,设立了专门的全球引才机构“联系新加坡”,积极在海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宣传和招聘联络工作。二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潜在高端人才数据库,并保持持续的跟踪和关注。三是新加坡定期召开由经济发展局、人力部、贸工部等部门组成的人力咨询会议,并结合行业内部专家对产业动态分析制定人才需求清单,共同明确人才需求类型及预测。四是实施税收、居留人才优惠便利政策,新加坡规定引进人才有5年的税务优惠期,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将在2021年特别推出“科技准证”(Tech.Pass)计划,每年发放500名额,给予新加坡“准身份证”,允许符合条件的科技专才在新加坡创业、投资、高等学府执教等。

  (二)构建专项科研资助体系,给予青年科学家充足科研自由度

  一是欧美、日本对青年科学家设立了专项科研经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R01项目优先考虑拿到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科研人员,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提供启动基金和巩固基金两种类型资助,分别面向博士毕业后2-7年和7-12年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日本设立了特别研究员奖励金,为在海外日本博士后人员和在日本的外籍青年科学家提供2年资助。二是中科院—马普学会采用“独立青年科学家小组”形式,开展中德双边科学合作项目,以“中方成立独立青年科学家小组、德方提供科技资源、中德合力创办实验室”模式,在双方共同感兴趣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三)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助力优秀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

  一是香港高校对人才评价建立“外审制”,在青年科学家晋升评价时,遴选全球同行专家对其已发表的论文进行评审,而非单纯以杂志排名、论文影响因子等做评价指标。二是美国建立了严格的同行评审和回避制度,评审第一阶段由科学审查小组执行,主要由在相关科研领域有经验的非联邦科学家组成;第二阶段由联邦政府科技咨询委员会、领域同行科学家及公众代表组成评审委员会执行,人员构成主要为在该领域选拔出的科学代表及公众代表。三是美国设立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总统奖,以持续的项目资助方式,为获奖者提供为期5年、每年数十万美元的研究经费支持,在奖项设置上更无等级之分。四是德国制定了人才退出机制,促进科技人才流动。学校对于连续多年没有科研成果的团队,即使是科研领军人也会削减其业务开支,将有限的科研经费给予更多年轻有为的青年科学家。

  (四)聚焦校企两端打破产学研合作壁垒,推动青年科学家与企业紧密合作

  一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在160多家高校设立了聚焦科研成果概念验证、中试转化的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建立了以技术研发产生的社会效益为价值导向的评估考核和奖励晋升机制,项目研发经费由企业承担,政府拨款只用于机构日常运营,立项及评审由企业决定。二是英国政府以高额度税收抵免方式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研发合作,对于企业研发费用可获得230%和130%两类税收加计扣除,提高了企业与高校开放式合作的积极性。英国石油公司以获取前沿技术为目的,与剑桥、MIT等高校采取协议研发(企业制定研究方向)和开放式合作研发(共同订立研发方向)两种合作模式,既保障大学拥有学术自由、又可为企业提供所需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