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港深智库联盟第二次线上研讨会嘉宾发言(一)

发布时间:2021-12-27

  12月8日,港深智库联盟开展第二次线上研讨会,本期带来香港特区政府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港深合作策略规划顾问凌嘉勤先生的发言。

  大家对香港北部都会区策略比较了解,今天我少谈一点内容,多谈一些发展背后的观念、多提一点问题、多讨论优劣。融合趋势无需多言,我思考的比较多的是“怎样在这个过程里融合和合作”。

  香港北部都会区不是横空出世,此前已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即“香港2030+”,其三条发展轴里就有一个北部经济带,跟现在北部都会区关系非常紧密。有三个重要的规划元素,一是规划了高密度城市;二是面对经济挑战与机遇,为香港建构第二个经济引擎;三是强调容量的急速发展,包括“发展容量”和“环境容量”。

  实际上,特区政府在北部经济带已安排了很多发展项目,未来20年一定是香港房屋发展、就业发展比较活跃的区域。我们估计,即便不算北部都会区,北部经济带未来10年都大概有20万个新的房屋单位建成,本来就要规划成一个发展比较活跃的地区。

  北部都会区包括了香港的北区跟元朗区,绿地面积大概是300平方公里,是香港的1/3。我们非常强调这不是一个行政区域的概念,而是一个透过地理形态、经济发展现状、交通基建网络,由政府发展政策而形成的一个区,是非常动态的区域,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而不是固定化的区域。

  北部都会区的愿景有几点比较重要:首先,其区位优势是深圳,发展动力是港深融合发展;其次,在产业基础方面,利用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创科产业生态系统,强调完整的生态系统,而不是单一行业,要将其发展成香港的第二个引擎,跟香港最核心的维港都会区并驾齐驱、相辅相成。

  在香港,北部都会区超越了传统发展模式,特区政府第一次大规模把发展思维跨越了香港跟深圳两地行政的界限,拓展到整个大湾区。港深融合模式要不断创新,在“一国两制”原则下,如何强化两地对话和合作机制,共同构建“双城三圈”的跨境策略框架,加快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是我们最需要探讨的。

  规划方面,现在北部都会区的空间规划都是比较碎片化的,未来要优化经济用地的规划与设计。如果以创新科技为本的产业企业落户进驻北部都会区,就超越了简单的空间发展规划,也是为当地居民提供在区就业机会,扩大香港就业多样化,最终改善香港职位与住所空间的分布。

  交通方面,我们也提出了构建“港深一个小时通勤网络”的概念,改善跨境交通网络、容量及舒适度,扩大港深连接面。通勤网络也是个动态概念,随着交通基建的发展,网络覆盖范围可不断扩大。

  提出“双城三圈”,是留意到现在香港跟深圳的地理形态,两个城市是由“两湾一河”分隔开的,即大鹏湾、深圳湾和深圳河。过去十几年建了很多口岸和跨境交通基建,实际上已形成了“双城三圈”跨境框架。北部都会区是一个以行动为本的发展行动纲领,具体的提出了45个行动项目,并将其整合成10个重点行动方向,从西到东排列。

  保育方面,香港做法比较特殊,基本上是政府把有生态价值的私人土地都收回来,成立一些生态保育公园,由政府管理,里面有高级现代化的养殖产业,也可以提升生态价值。在这个政策之下,深圳湾红树林是否可以合作保育,把福田红树林共同纳入湿地保育公园;在西部有梧桐山,是否可以重新建立生态廊道,都可以进一步合作。

  职住平衡方面,我们也有政策来推动更多创新产业尽快进入北部都会区,政府也会努力把很多办公楼和办公室设备搬过来,把职位从传统的维港都会区分散到北部都会区里。

  可持续社区方面,要在北部都会区规划重要的区域基础设施,现在那里没有大学、大的医院和高体量的康乐文娱设施。

  改革行政机制与工作流程,给了香港特区政府一个公共管制改革创新的机会,港深有很多跨境合作经验,比如说港珠澳大桥、深圳湾大桥、莲塘口岸等,现在港深成立了专班,可以进一步研究。

  我们鼓励香港居民到大湾区生活和工作。大湾区这么大,如果能够利用多所院校在大湾区的校园、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等,在附近社区能多一点香港元素,可能也是推动香港融入大湾区一个很好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