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2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联系日益紧密,产业链、供应链和利益链更加相互依赖。然而,疫情的不确定性叠加地缘政治危机,给全球产业链安全带来了诸多挑战。
近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和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第十八届沪津深三城论坛,主题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新形势与新挑战”,三地与会专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发展等问题展开务实性研讨。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王艳梅博士作为专家代表参与了此次论坛并发表讲话。
作为国内三大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上海、天津、深圳三地产业有着相似之处,承担着发展区域经济、勇挑大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挑战。
如此背景下深圳应如何发挥地域优势,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
一、深圳产业历经四个增长阶段,转型升级仍面临巨大挑战
深圳南山科技事务所所长王艳梅博士认为,深圳40年的发展经历了四大发展阶段:超高速、高速、增速趋稳和低速增长阶段。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在超高速增长期,产业链从“无”到“有”呈点式分布,该时期重点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尚未考虑“链”式发展概念,主要表现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单点集聚、散点分布的状态,还处于低水平、独立式发展阶段,整体缺乏系统性布局。
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为链与链单向对接的线型发展期,该时期重点解决转型升级的问题,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着手规模化布局科研、人才和高教资源,主要表现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迈入链与链单向对接的线型发展阶段。
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进入链与链双向互动的面状协同期,该时期重点解决质量效益的问题,构建了从“四大支柱”到“七大战兴”的产业发展格局,主要表现为围绕产业链高水平、系统化部署创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迈入链与链双向互动的面状发展阶段。
十四五之后,深圳进入了链与链“四链”协同的网络集群期,该时期重点解决高质量发展问题,面向未来构建“20+8”产业集群体系,主要表现为“四链”精准耦合对接、深度融合贯通、相互赋能促进的共生共融协同状态,迈入“四链”协同的网络集群发展阶段。
当下,深圳提出“20+8”产业集群战略,进一步加强工业立市,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但深圳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二、深圳产业有韧性且能力齐全,但抗风险能力较弱
应对产业链发展和风险,王艳梅博士及团队深入研究了7个要素模型,具体包括整体竞争力、产业节点竞争力、核心引领力、产业创新驱动力、空间承载力、金融激活力和集群协同力等方面。其中,核心是要解决发展问题。
在王艳梅博士看来,深圳整体产业竞争力有韧性且能力齐全,但深圳产业整体竞争力仍有短板。深圳工业增加值在2016、2017、2018年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首位,最近三年,上海的工业体系反超了深圳,上海在汽车、计算机、通信等多领域拥有产业优势。此外,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也形成了2-3个支柱产业,产业结构的多样性较好。
但目前深圳仍是电子信息制造业一家独大,深圳制造业结构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占比高达61%,长期的产业结构单一会影响抗风险能力。而且重点产业链落后,例如生物医药产业缺乏龙头引领,行业竞争力缺乏。另外,美国出台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法案后,包括限制美籍人才和绿卡人才为中资企业做咨询服务等,对产业发展影响巨大。
三、探索深圳与核心城市协同合作机制,补齐产业短板
在提及探索深圳和上海未来协同合作的可能时,王艳梅博士讲到,目前,相比北京、上海,深圳世界百强公司数量有很大差距,因此,需要推动中国百强企业和世界百强企业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让包括深圳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和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在产业链协同机制和体制中有所突破。
在产业创新驱动工业方面,深圳有优势也有短板,未来要根据产业特点,布局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等,以及建设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弥补科研成果和产业化之间的“断裂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目前,深圳提出“总部研发+高端制造”战略,着力于打造战略性高端产业集聚地,典型的红花岭制造基地,99.2多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投入130多亿,采取“政府主导+国资引导+利益统筹”的开发模式,推出“工业上楼”的湾区新方案,打造“面向未来、高端要素、创新集聚、绿色低碳”的高品质产业园区。
王艳梅博士提到,从产业集群来说,深港穗创新集群在全球排名第二,但如果未来想要继续引领新形势会面临很多挑战。深圳的资本活力一度引领全国,深圳通过多种渠道探索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新模式,全力打造“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的创新生态链。
现在,要充分发挥资本优势对产业助力和引领培育作用,并加强上海、天津和深圳等核心城市的制造业协同和联动作用,助推产业链引领和供应链安全,从而赋能价值链不断攀升。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深圳市政府在线 | 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 | 广西决策咨询委员会 | 上海决策咨询委员会 |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 |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