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2017年重点课题购买服务的公告

发布时间:2017-05-10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确定了2017年重点课题,部分拟向社会公开购买服务,现将有关申报事项公告如下:

  一、申报条件。申报单位应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咨询类机构企业,不接受个人名义申报。

  二、申报方式。申报单位需填写《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重点课题申报书》(请直接联系我委获取电子版),并于2017年5月25日前发至szsjzw@126.com,逾期不再受理。

  三、评审立项。申报截止后,我委将组织专家对课题申报书进行评审,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及经费。我委将于2017年6月15日前通知课题承担单位,并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课题执行计划。

  四、课题经费。课题立项后,根据市财政相关规定,按课题执行进度分阶段拨给课题承担单位相关的课题经费。

  五、研究成果。课题成果应为一份或多份总报告、分报告,并附简式报告。

  联系人:孙新宇,88130515,13602683736

  附件: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2017年重点课题

  特此公告。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

  2017年5月10日

  附件: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2017年重点课题

  (公开购买服务部分)

  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战略背景下深港合作的突破口和空间载体。在更高水平上加强深港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深港两地增创新优势、提升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在当前阶段,深港合作急需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寻求突破,也急需有具体的空间载体。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落马洲河套地区、沙头角、莲塘/香塘围等区域如何加快规划建设、发挥功能?能否在深莞惠相邻地区乃至河源、汕尾开辟新的空间?

  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战略背景下福田保税区的区位定位与转型升级。福田保税区的发展面临诸多瓶颈,市政府2015年发布了《福田保税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将打造产业更高端、功能更齐全、布局更科学、政策更优越、管理更高效、配套更完善的产业园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战略背景下,福田保税区的转型升级,需要充分考虑毗邻河套地区的区位条件,调整其在深港合作中的定位,积极对接落马洲河套地区、皇岗口岸片区的开发规划,用好用足其“境内关外”的独特政策优势。

  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格局中的深圳东进战略。实施东进战略是深圳“十三五”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格局中,东进战略(包括“小东进”、“大东进”)需要与之主动对接,与发展湾区经济有机统一,在促进深港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珠江东岸3+2城市群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在这一视角下,东进战略的进一步充实完善,需要充分研究在体制机制上如何加强城市间的统筹协调?在对口帮扶中如何激活内生动力?在具体实施中如何提升质量与效率?

  四、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协调优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大的港口群。香港港、广州港、深圳港和珠海港四大港口的经济腹地大部分重合,各港口的发展面临如何协调和优化的重大挑战。需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合理把握各自的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发展次序、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避免无序竞争,防止造成的投资浪费和低效益运营。同时,也需要从航道疏浚、建设绿色海港、开辟内陆港、发展港铁联运、衔接空港发展等方面,健全和丰富合作机制,共同提升发展水平。

  五、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生态合作与生态圈建设。绿色发展,是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生态环境无法分割,加强生态合作、加强生态圈建设,共同维护好生态共同体,是区内各方的唯一选择。然而,大气治理、流域治理、海洋治理、垃圾治理以及生态的保护、修复、补偿等等,面临的困难与矛盾很多,如何选择合作项目、达成各方共识?如何健全合作机制、达成预期效果?

  六、深圳设定制造业占GDP比重不低于35%的“产业红线”的必要性研究(拟由不同团队分别进行正反论证)。近年来,深圳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到将近60%。而北京三产比重已超八成,上海超七成,广州也已接近七成。面对经济“脱实向虚”的态势,有意见认为,应当持之以恒地发展制造业,必须设置制造业比重的“红线”以避免产业空心化。也有意见认为,从纽约、东京、旧金山等湾区的发展历程看,二产比重下降、三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是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看待二三产结构问题,深圳应该如何应对?

  七、深圳海洋产业发展重点与路径。随着世界海洋科技突飞猛进,蓝色经济空间不断向深海、大洋和海底拓展。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引下,国家已确定了五个沿海省市进行海洋经济综合发展试点,布局了八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和七个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全国首个海洋综合管理示范区,深圳将海洋产业列为未来产业积极培育。深圳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如何、短板何在?发展重点以及发展路径如何选择?

  八、地理空间信息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运用计算机系统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反馈和输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圳市委将2017年定为“城市质量提升年”,需要更加充分地利用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有效提升深圳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如何切实推进地理空间信息的具体应用、提升民生福祉?

  九、以深圳为例的生态资产交易体系研究。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需要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生态资源资产化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通过确立产权确保所有者权益,实现生态产权的增值性和可流转性,将促进生态产业的良性循环,推动生态治理的现代化。目前我国生态产权制度建设尚处在初步探索和试点实践阶段,各地的交易试点创新各不相同。深圳可在这方面先行先试,为将来建立统一的全国生态产权市场体系提供经验。

  十、深圳培育更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对策研究。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到2020年,本土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要力争达到8-10家。上年度的课题研究表明,实现这一目标是可能的,而且在下一个五年或十年,还有一批深圳本土企业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在继续大力优化整体营商环境的同时,通过“量身定做”的“一企一策”,辅导、引导和支持更多巨大型企业的成长,既能进一步发挥这些企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也将促使深圳成为培育世界500强的热土。(上年度研究成果可向决咨委索要)

  十一、深圳市创新驱动指标体系的验证与完善。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在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需要不断健全体制机制,也需要不断健全评估方法。上年度的“创新驱动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着重从创新如何实现驱动的方向,初步构建了包含7个一级指标、76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是否能真实反应一个地区(城市)的创新驱动现状?需要通过采集实际数据进行测算验证,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上年度研究成果可向决咨委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