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17
一、深圳:加快构建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进阶与对策。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4日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深圳争当“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尖兵,需要加快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更高水平上建设自贸区战略核心平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强化深港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全面而精准地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的战略指向,深刻分析开放型经济的国际范本、成功案例和主要经验,研究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内涵、特征和基本要求,力争创新理论框架、以新的视角检视深圳的优势、短板和差距,寻求如何构建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具体进阶,在若干主要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
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圈层结构中深圳的定位与使命。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深圳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将“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深圳2017年工作的“十个重点方向”之一。比照世界著名湾区,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核心圈层、紧密圈层及扩展圈层等圈层结构,从规模、结构、功能、条件等各个方面把握其发展趋势,评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在国家实行“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深化对深圳的定位与使命的认识。
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战略背景下深港合作的突破口和空间载体。在更高水平上加强深港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深港两地增创新优势、提升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在当前阶段,深港合作急需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寻求突破,也急需有具体的空间载体。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落马洲河套地区、沙头角、莲塘/香塘围等区域如何加快规划建设、发挥功能?能否在深莞惠相邻地区乃至河源、汕尾开辟新的空间?
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战略背景下福田保税区的区位定位与转型升级。福田保税区的发展面临诸多瓶颈,市政府2015年发布了《福田保税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将打造产业更高端、功能更齐全、布局更科学、政策更优越、管理更高效、配套更完善的产业园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战略背景下,福田保税区的转型升级,需要充分考虑毗邻河套地区的区位条件,调整其在深港合作中的定位,积极对接落马洲河套地区、皇岗口岸片区的开发规划,用好用足其“境内关外”的独特政策优势。
五、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格局中的深圳东进战略。实施东进战略是深圳“十三五”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格局中,东进战略(包括“小东进”、“大东进”)需要与之主动对接,与发展湾区经济有机统一,在促进深港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珠江东岸3+2城市群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在这一视角下,东进战略的进一步充实完善,需要充分研究在体制机制上如何加强城市间的统筹协调?在对口帮扶中如何激活内生动力?在具体实施中如何提升质量与效率?
六、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协调优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大的港口群。香港港、广州港、深圳港和珠海港四大港口的经济腹地大部分重合,各港口的发展面临如何协调和优化的重大挑战。需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合理把握各自的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发展次序、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避免无序竞争,防止造成的投资浪费和低效益运营。同时,也需要从航道疏浚、建设绿色海港、开辟内陆港、发展港铁联运、衔接空港发展等方面,健全和丰富合作机制,共同提升发展水平。
七、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生态合作与生态圈建设。绿色发展,是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生态环境无法分割,加强生态合作、加强生态圈建设,共同维护好生态共同体,是区内各方的唯一选择。然而,大气治理、流域治理、海洋治理、垃圾治理以及生态的保护、修复、补偿等等,面临的困难与矛盾很多,如何选择合作项目、达成各方共识?如何健全合作机制、达成预期效果?
八、深圳设定制造业占GDP比重不低于35%的“产业红线”的必要性研究(拟由不同团队分别进行正反论证)。近年来,深圳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到将近60%。而北京三产比重已超八成,上海超七成,广州也已接近七成。面对经济“脱实向虚”的态势,有意见认为,应当持之以恒地发展制造业,必须设置制造业比重的“红线”以避免产业空心化。也有意见认为,从纽约、东京、旧金山等湾区的发展历程看,二产比重下降、三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是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看待二三产结构问题,深圳应该如何应对?
九、深圳海洋产业发展重点与路径。随着世界海洋科技突飞猛进,蓝色经济空间不断向深海、大洋和海底拓展。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引下,国家已确定了五个沿海省市进行海洋经济综合发展试点,布局了八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和七个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全国首个海洋综合管理示范区,深圳将海洋产业列为未来产业积极培育。深圳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如何、短板何在?发展重点以及发展路径如何选择?
十、地理空间信息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运用计算机系统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反馈和输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圳市委将2017年定为“城市质量提升年”,需要更加充分地利用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有效提升深圳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如何切实推进地理空间信息的具体应用、提升民生福祉?
十一、以深圳为例的生态资产交易体系研究。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需要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生态资源资产化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通过确立产权确保所有者权益,实现生态产权的增值性和可流转性,将促进生态产业的良性循环,推动生态治理的现代化。目前我国生态产权制度建设尚处在初步探索和试点实践阶段,各地的交易试点创新各不相同。深圳可在这方面先行先试,为将来建立统一的全国生态产权市场体系提供经验。
十二、深圳培育更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对策研究(上年度相关课题的深化研究)。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到2020年,本土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要力争达到8-10家。上年度的课题研究表明,实现这一目标是可能的,而且在下一个五年或十年,还有一批深圳本土企业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在继续大力优化整体营商环境的同时,通过“量身定做”的“一企一策”,辅导、引导和支持更多巨大型企业的成长,既能进一步发挥这些企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也将促使深圳成为培育世界500强的热土。
十三、深圳市创新驱动指标体系的验证与完善(上年度相关课题的深化研究)。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在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需要不断健全体制机制,也需要不断健全评估方法。上年度的“创新驱动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着重从创新如何实现驱动的方向,初步构建了包含7个一级指标、76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是否能真实反应一个地区(城市)的创新驱动现状?需要通过采集实际数据进行测算验证,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
十四、深圳培育壮大实体经济的对策研究。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是“稳中求进”的根基,需要各方同心、多措并举。如何优化政府服务、减轻企业负担;如何鼓励跨界融合、促进多重创新;如何提升质量标杆和品牌信誉、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如何集聚优质资源、防范各种风险;如何落实保障措施、释放发展潜能等等,亟待从具体对策的层面上进行深入研究。
十五、深圳“双创”支撑平台发展对策研究。国务院2015年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深圳市政府2016年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促进了深圳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双创”支撑平台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行业准入、信用环境、监管机制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根据“双创”支撑平台健康发展的需求,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促使深圳的创业创新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十六、深圳积材制造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名列“2015年十大新兴技术”榜单的积(增)材制造技术发源于美国,被认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我市部分科研机构和企业已在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及应用,但远未形成明显竞争优势和产业 规模,需要及时研究其发展状况、发展趋势,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从鼓励技术创新、拓展应用场景、完善产业配套、加大金融与人才支持等多个方面形成更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十七、深圳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已被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中,数字创意产业是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集聚资源、放大优势,加快发展步伐、提升发展水平。
十八、深圳绿色金融的发展对策研究。2016年,中国倡议、推动成立了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研究各国发展绿色金融经验,探讨建立全球绿色金融体系、推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如何借鉴吸收国内外经验、加快绿色金融的发展,亟需加强务实研究、形成操作对策。
十九、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的对策研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背景下,新兴技术应用所催生的新产业、产业融合中所产生的新业态,往往是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目前,深圳已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四路纵队”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面向未来,仍需及时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的对策。
二十、深圳共享交通规范发展的对策研究。网约车以及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等,具有共享经济的特征。相对于交通生产、消费和管理的传统模式,“共享交通”的意义何在、影响如何?需要采取哪些对策,才能从共享经济的本意和内涵上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交通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同时又能避免或减少其对于交通秩序、社会秩序可能产生的干扰?
二十一、深圳“居家养老”与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深圳市养老服务产业整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机构养老面临诸多资源限制,“居家养老”将是更为重要的新兴消费业态。如何充分发挥深圳在电子信息、商贸物流、移动互联网等方面的技术和产业优势,鼓励多元主体创新供给方式、提升供给效率,精准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和精神关爱服务?需要从引导政策、设施配置、解决方案、人才培养、权益保护等多个层面,研究形成比较系统、配套的对策。
二十二、深圳国际化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全球性趋势,通过各种教育渠道提升社会成员正确认识国际社会和参与国际经济、文化、政治活动的能力,也是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内在需求。然而,深圳的国际化教育水平仍然偏低,发展中存在诸多不足与偏差。如何正确处理教育国际化与国际化教育的相互关系,形成有系统、可操作的对策?
二十三、深圳社会组织发展状况评估与对策。深圳市较早推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各类社会组织发展较快,在分担政府职能、服务经济发展、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在不同层面上面临许多困惑。如何推动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强身健体”、良性发展,需要根据国家的指导意见和深圳的具体情况,作出科学、细致的评估,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提出切合实际的系列措施。
二十四、深圳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是愈益丰富的社会服务与产品将愈益依靠非营利机构与私人部门供给。当前阶段,在社会事业各个方面和细分领域的发展与提升进程中,需要采取哪些对策,才能克服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形成积极鼓励、大力支持不同类型社会资本有序有效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十五、深圳加大民生投入补齐民生短板的对策研究。在补短板惠民生方面,深圳的财政和全社会投入力度连年加大,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水平、增进民生福祉的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如何使广大市民的获得感持续增强?需要从投入力度与结构、投入机制与方式、项目选择与设计、功能配套与衔接等各个层面,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建共享”的要求出发,研究提出更加精准的宏观与微观对策,把好事做得更好。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深圳市政府在线 | 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 | 广西决策咨询委员会 | 上海决策咨询委员会 |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 |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员会